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讯(记者 傅志刚)今年以来,新余市紧紧围绕十九届四中全会“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这一决策部署,提高政治站位,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在统筹谋划上下功夫,在方法创新上求突破,在提升质效上出实招,跑出了排污许可发证登记的加速度。
(郭建刚 摄)
理顺工作思路、构建工作格局。为充分认识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清理整顿和发证登记专项行动的重要性,新余市生态环境局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强化组织保障,成立排污许可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齐抓共管,高位推动,层层分解压实责任的良好工作局面。每周进行工作调度,对未按期完成工作任务的单位实行督办、约谈。
科学编制方案、力促量质双优。新余市生态环境局早谋划,深调研,编制印发了《新余市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清理整顿和发证登记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分阶段部署、分情形布置、分任务落实,对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实施步骤进行明确,对主要措施进行细化、落细落实。编制印发了《新余市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证核发和排污登记质量控制方案》,通过建立抽查制度,强化审核监督,将质量控制贯穿排污许可核发全过程。坚持推进发证登记进度和提高发证登记质量两手抓,两手硬,做到量质双优,为实施“一证式”监管夯实了工作基础。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及时在新余发布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上发布了《新余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开展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清理整顿和2020年排污许可发证登记工作的通告》,将申领范围、申领时限、办理程序、法律责任等广而告之,扩大政策的知晓面。市县区多次组织召开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推进会,督促企业落实政策要求。通过组织执法人员、技术人员下沉一线,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等多种方式,及时宣讲政策规定、提供填报规范、技术要求等方面的帮扶指导,及时解答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企业快速完成发证申请和排污登记。
扎实推进、落实各项工作任务。通过扎实推进排污许可清理整顿和发证登记工作,保质保量提前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一是将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数据全部导入清理整顿平台,并根据工商、供电等数据,形成了2208家企业的固定源发证和登记清单,并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和企业实际情况逐一明确了分类情形和管理类别,形成了清理整顿发证、清理整顿登记、2020年应发证、2020年应登记等4张清单。二是实际工作中,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以网格化形式狠抓落实。有力保障了清理整顿工作提前顺利完成,全年工作任务完成率在全省的排名靠前。已完成排污许可证发证213家,其中重点管理38家,简化管理175家,完成排污登记1571家。三是坚持推进发证进程和提高发证质量两手抓,两手硬。市级专班开展了简化管理发证和排污登记抽查工作,共抽查简化管理发证企业26家、排污登记企业120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不断提高发证质量,对全市排查无证阶段、分类处置阶段标记不发证不登记的企业47家、257家逐一完善了台帐记录,夯实了工作基础,为实现“到2020年完成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排污许可证核发和排污登记工作”的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
发扬铁军精神,锤炼技术队伍。全市排污许可工作人员发扬生态环境铁军精神,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做到了职责内工作+防疫工作“两不误”:白天没干完的工作,晚上回家继续干;上班没处理完的事,小区值守时就见缝插针地继续处理。排污许可涉及面广、技术强度大、问题复杂多样,这既是考验、也是锻炼。据统计,工作中涉及的技术文件,如固定源名录、核发技术规范、自行监测要求、相关排放标准等100多个,通过排污许可工作倒逼技术人员钻研业务,攻坚克难,短短数月业务技能突飞猛进,实现了完成工作和锤炼队伍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