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讯(吴小龙 记者 傅志刚)近日,江西省新余市气瓶信息化监管平台正式启用。新余市自今年7月气瓶信息化监管平台建成以来,已为全市7万多只气瓶办理了一瓶一码一档的条形码二维码“身份证”,同时销毁报废气瓶6742只,从而确保了民众用瓶、用气的安全。
创新信息化工作模式。针对气瓶充装单位普遍存在气瓶数量不清、安全状况不清、产权单位不清等问题的现状,新余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探索,摒弃政府部门包揽包办、出钱出力的传统观念,提出充装单位主导采购、政府部门积极参与的工作思路,全力构建“大数据+监管”的气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一是多次召集全市18家气瓶充装单位开会讨论,确定由各气站平摊费用,推介选出一家信息化公司。二是到外地考察学习信息化建设情况,实地观看信息化公司成果。三是主持召开信息化公司推介会议,并由所有气瓶充装单位选出一家信息化公司。四是推动充装单位与选定的信息化公司签订购销合同。在所有气瓶充装单位的积极配合下,2个月完成前期准备工作,3个月完成打孔、贴码、录入等气瓶信息化工作。
扩大气瓶种类覆盖面。工业气瓶有压力高、运输要求高、用量大、使用频繁等特点。液化石油气瓶有介质易燃易爆的特点。杜瓦瓶有低温冻伤、某些介质易燃易爆、泄露窒息等特点。车用气瓶有介质易燃易爆、使用频繁等特点。为彻底解决所有种类气瓶安全问题,新余市市场监管局与信息化公司积极协调,探讨扩大气瓶种类覆盖的可行性,并在软件开发、运行过程中提出大量修改建议,最终将液化石油气瓶、工业气瓶、杜瓦瓶、车用气瓶等市内所有气瓶纳入平台监管,实现“一个平台管所有”,真正做到所有气瓶信息化监管。
建立联合执法机制。为确保全市气瓶信息化监管工作全面顺利推进,新余市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职责,即市场监管部门负责充装环节监管、住建部门负责流通环节监管、城管部门和公安部门负责执法环节监管、交通运输部门负责运输车辆监管、应急部门负责各部门综合协调,涉及从充气到用气的全过程监管。为解决气瓶安全监管多部门执法配合少的实际问题,五部门联合发布了《新余市气瓶信息化监管工作方案》,形成了统一协调互相协作的联合执法机制,为有效打击气瓶违法违规行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