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有想法者有平台,让有能力者有舞台。”新余四中党委书记刘小图在介绍学校“教师课堂”时如是概括,“打造‘教师课堂’就是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直面学校教职工精气神‘内化驱动’还不够足的问题,提升教职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全面激活净化教师队伍这一池春水,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作为全市勤廉学校创建工作首批示范校,新余四中以“教师课堂”建设为切入点,推动教师执教以勤为径,处事以廉为鉴,以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塑造教师队伍发展新动能。自2022年10月活动启动以来,跨仲秋至暮春,新余四中党委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和举措,与市教育局党委、市纪委市监委驻市教育局纪检监察组三方协同推进“教师课堂”建设,让“勤廉风”在“清香校园”劲拂。
科学定策,描绘教师发展“蓝图”。被确定为勤廉学校创建试点校以来,新余四中以问题为导向,紧盯发展存在的瓶颈问题,坚持“一切口,一方案”原则,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标对点,精准制定了七个方案。《新余四中勤廉学校教师课堂建设方案》的制定旨在通过“教师课堂”,让教育者受教育。教职员工以自荐或被荐方式,主讲校级或年级两级教师课堂,双管齐下对教职员工进行再教育的同时,充分调动教职员工参与校园治理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教职员工的教育教学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形成人人争做“四有”好老师的教育生态。
巧搭平台,点燃教师成长“引擎”。作为勤廉学校建设重点的“教师课堂”,通过让教师“回炉再造”,重做“学生”,夯实教师专业成长之基。“教师课堂”精心打造了“政治理论学习、教师教学经验交流、个人风采展示、不正之风警示教育”四大平台,四轨并行,为教师发展铺平道路。截至目前,“教师课堂”之政治理论学习已开展2场,师德师风教育开展了2场,个人风采展示开展了3场讲座,班主任经验交流3次,教育教学经验交流达6次,在全省范围内邀请了语数外政史地物化生等9科专家来指导学生规范答题,微信公众号推出了24期个人风采展专栏。
提神醒脑,撬动教师勤廉“杠杆”。“教师课堂让年轻教师有更好、更多的机会,从政治理论学习中把握全局,从经验交流中反思提升,从风采个人中学习经验,从风险警示中吸取教训。‘育人先自育’,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守住师德师风的底线,时刻保持‘立德树人’的初心,在教育工作中倾注更多的爱心、耐心、细心,做一名新时代的‘四有’好老师。”新余四中高一年级教师匡桂枝在该校“教师课堂”听课后说道。“教师课堂”重在锤炼师德师风,自学校工会主席刘波华首堂师德师风警示教育课开讲以来,师德师风警示教育课已全方位、多层面展开,利用教职工大会、党员大会、年级例会、班主任会议等多维推进,让教师员工沐浴清风正气,时刻“提神醒脑”,撬动教师勤廉之“杠杆”,让不正之风永不落地,增强了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立德树人的使命感,自觉形成勤勉治学、廉洁从教的教育风尚。
从目前运行情况看,该校“教师课堂”建设达到了预期目标,对解决学校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很好的实效,已经有看得见的变化,感受得到的转变。教师们的凝聚力更强了,教师们更能理解学校、年级发展的难处,积极为学校解难题。比如在上学期,两次校园封控,在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毕业年级的全体教师克服小孩无人管、自己生病、学校无床、无热水等诸多困难,全部在第一时间拎包入住校园,用大爱和实际行动为学生保驾护航。教师们荣誉感也更强了,他们更关心学校的发展,积极为校争光。
本学年,在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该校荣获上级颁发的“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荣获省教育厅颁发的“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中小学体育大课间展示活动省一等奖”等多项国家及省级荣誉;郑子轩同学获全国高中化学奥林匹克(初赛)江西赛区一等奖;严钰博同学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称号等。(汤如刚 周平 供稿)